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
CHONGQING ENERGY GROUP TECHNOLOGY CO.
公司新添一項國家發明專利
5月5日,公司申報的《科技項目協同管理系統》發明專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證書。 該發明涉及數據處理及管理的技術領域,是一種科技項目協同管理系統,主要包括項目申報系統、管控系統、驗收系統。對科技項目的評審、申報、進度、經費、驗收、成果進行協同管控,通過項目實施信息實時管控項目內各任務的進度,對項目內的各任務進行合理調整,保證科技項目的正常推進。 《科技項目協同管理系統》專利實現了對科技項目的全流程管控,將大大提高公司科技項目以及現場工程項目實施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擬與其他單位聯合申報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公示
根據重慶市科技局《關于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對申報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項目“重慶礦區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技術集成創新”、“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圍巖控制與智能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9月7日-9月13日(7個自然日)。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公示內容持有異議,請于公示期內以實名方式書面向我單位反映,我們將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提出異議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提交書面異議材料和必要的說明,并在書面材料上加蓋單位公章或個人署名,提供聯系方式;以匿名方式提出的異議一般不予受理。 聯系電話:023-62905102 聯系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162號2幢12樓 郵編:400061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2021年9月7日 附件1:公示材料——重慶礦區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技術集成創新 附件2:公示材料——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圍巖控制與智能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 , 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 一、項目名稱 重慶礦區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技術集成創新 二、提名者和提名等級 提名者: 南岸區科學技術局 提名等級: 提名該項目申報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三、項目簡介 重慶地區煤層地質條件復雜、透氣性低、瓦斯壓力大、含量高、煤層松軟,導致重慶地區瓦斯災害嚴重、瓦斯災害防治難度大,項目為解決高突松軟低透氣性煤層的高效瓦斯治理難題。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聯合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大學、重慶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能投渝新公司在國家安監總局項目“重慶礦區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技術集成創新”以及重慶市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力壓裂作用下煤層氣分布規律及檢測設備研究”等支持下,對重慶地區瓦斯災害防治技術開展了全面的研究與應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技術成果,主要創新如下: (1)創新形成了突出礦井采掘部署合理性評價技術。 構建了基于層次分析法和屬性數學綜合評價的煤層群開采首采層(保護層)選擇綜合評價模型,提出了三超前、五量指標體系及其合理指標值,開發了一套煤層群開采首采層及開采順序確定的實用軟件。 (2)集成創新了煤礦區域瓦斯高效抽采及瓦斯災害防治技術。 集成了適用于松軟突出煤層的井下控制水力壓裂增透技術、本煤層安全高效鉆進技術、篩管護孔下套技術、瓦斯抽采鉆孔主動承壓式封孔技術等技術及裝備;創新了大流量多泵并聯水力壓裂煤層的高效抽采技術、以瞬變電磁法為主的壓裂影響范圍物探檢測技術、瓦斯抽采鉆孔水力疏孔技術及以抽采濃度、抽采純量、衰減系數變化情況為主的封孔質量檢測評價技術等先進技術。 (3)創新構建了瓦斯災害事故隱患監測預警及管控技術體系。 構建了區域措施缺陷、瓦斯地質異常、瓦斯抽采達標、局部措施缺陷、日常預測指標異常、瓦斯涌出異常等瓦斯災害分析模型;開發了礦井瓦斯抽采達標評判系統、防突動態管理分析系統、瓦斯涌出動態分析系統、安全信息集成管理分析系統相結合的瓦斯災害技術與管理綜合智能平臺,實現了瓦斯災害危險的全方位、多視角動態分析。 項目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重慶、山西、河南等礦區成功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近三年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為10.14億元,新增利潤1.48億元。項目授權發明專利4項,授權新型專利4項,授權軟件著作權2項,發表學術論文35篇,出版專著5部。 四、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情況 知識產權類別 知識產權具體名稱 國家 (地區) 授權號 權利人 發明專利 防突動態管理與分析方法及系統 中國 ZL201510249590.6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一種利用攔截控制的順層區域壓裂方法 中國 ZL201710962814.7 重慶大學 發明專利 一種基于壓裂治理礦井瓦斯最優化方法 中國 ZL201811476873.4 重慶大學 發明專利 一種煤礦符合動力災害動力效應模擬實驗裝置 中國 ZL201811476874.9 重慶大學 軟件著作權 區域突出風險預警查詢分析平臺V1.0 中國 2018SR1057890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軟件著作權 煤礦井下控制水力壓裂安全邊界條件確定軟件系統[簡稱:水力壓裂安全確認軟件]V1.0 中國 2020SR0628473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大學 實用新型專利 煤層瓦斯抽采鉆孔修復設備 中國 ZL201921072168.8 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實用新型專利 煤礦井下水力加砂壓裂系統 中國 ZL201920702989.9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科技學院 實用新型專利 煤礦井下地質構造鉆孔精細化探測系統 中國 ZL202020804645.1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專利 煤礦井下水力壓裂鉆孔封孔裝置 中國 ZL201520779531.5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五、主要完成單位及創新推廣貢獻 主要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大學、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各單位對本項目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的貢獻如下: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該成果第一完成單位,公司在項目攻關、現場試驗及工程應用及推廣過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撐;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公司多次組織專家對項目方案、技術路線進行了論證,確保項目順利實施,項目完成后公司組織專家參與成果總結、提煉,確保取得成果的先進性和創新性;對項目科技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提供指導,提高了項目成果的應用范圍,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為直接經濟效益。公司為本項目所取得的創新成果起到了領導性、決策性作用,對項目創新點1、創新點2、創新點3做出實質性貢獻。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是該成果的第二完成單位,在項目中組織多名研究員、博士等高層次人才組成專業技術團隊,對項目的礦區瓦斯地質災害規律分析、瓦斯地質數據庫構建、瓦斯災害預警系統開發進行了重點攻關,派出了多名專業技術人員直接參與項目現場實施、數據采集、分析工作;公司雄厚的科研實驗和成果轉化平臺也為科技成果的產出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時公司為項目可行性論證、實施方案制定、項目成果總結做出了貢獻;公司主要對項目的創新點3做出了主要貢獻。 重慶大學是該成果的第三完成單位,在項目中組織多名教授、博士等高層次人才對突出煤層首采煤層確定、采掘部署的三超前、五量指標制定,保護層區域瓦斯治理模式開展了廣泛研究,對保護層保護效果以及專用瓦斯巷的合理布置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同時為項目可行性論證、實施方案制定、項目成果總結做出了貢獻;主要對項目的創新點1、創新點2做出了重大貢獻。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該成果的第四完成單位,在項目中組織多名博士、高級工程師等高層次人才對突出煤層瓦斯區域治理技術,包括低透氣突出煤層壓裂和割縫增透、順層鉆孔中風壓鉆進、鉆孔修復、壓裂封孔等技術和裝備,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管理體系構建開展了深入研究工作;同時為項目可行性論證、實施方案制定、項目成果總結做出了貢獻;公司主要對項目的創新點2做出了重大貢獻。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及創新貢獻 周東平:第1完成人,正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并完成了松軟突出煤層增透增產抽采體系及瓦斯災害防治管理體系研究,負責組織體系審查和總體結構把握。參與了高壓水力壓裂泵及壓裂效果監測研究,提出了采用瞬變電磁、鹽度法、地質雷達等相結合的壓裂效果檢測方法;針對松軟低透氣性煤層鉆孔容易垮孔、塌孔問題,研究了鉆孔修復的裝備,解決了瓦斯抽采鉆孔修復的難題,提出了適用于煤礦井下的水力壓裂的自動放水的排渣裝置;提出了松軟突出煤層快速鉆進思路,解決了松軟、低透氣性松軟煤層的成孔、快速鉆進難題,為礦井瓦斯災害治理預警平臺實施、搭建提供了建設性意見,并有推動預警平臺的建設。對創新點2和創新點3的內容作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林府進:第2完成人,研究員,院首席專家,工作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項目的總體研究方案,制定了研究任務實施方案,構建了瓦斯地質賦存狀況和規律數據庫,基本取得了礦井“瓦斯地質精準”實質性成果,構建了包含新型瓦斯災害信息監(檢)測裝備及儀器、瓦斯災害綜合智能信息數據庫、瓦斯災害技術與管理專業化軟件等內容的重慶礦區瓦斯災害技術與管理綜合智能平臺,實現了礦井“智能平臺預警”,針對煤礦水力壓裂,提出了煤礦井下水力壓裂鉆孔封孔裝置。對項目創新點2和創新點3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研究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李全貴:第3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單位:重慶大學,完成單位:重慶大學。主要提出項目總體方案,制定項目具體研究方案,參與了項目保護層首采煤層確定研究,提出了對嚴重突出礦井的采掘合理化部署模型,提出了一種利用攔截控制的順層區域水力壓裂方法以及基于壓裂治理礦井瓦斯最優化方法,對項目創新點2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的研究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趙寧德:第4完成人,正高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項目總體設計,研究提出了低透氣性突出煤層瓦斯災害防治技術中水力壓裂技術工藝及成套技術裝備優化建議。組織了重慶市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推動了重慶低透氣性突出煤層開采礦防突管理體系,對項目的主要創新點1、創新點2、創新點3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研究工作量占工作總量的60%。 郭臣業:第5完成人,正高級工程師,總經理,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參與了項目計劃任務書、實施方案制定以及項目具體實施,負責松軟突出煤層井下增透增產瓦斯抽采體系研究,研究開發了水力壓裂煤層增透抽采的壓裂泵,抽采封孔器以及提出了瓦斯抽采封孔檢測技術。主要對項目創新點2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50%。 陳四川:第6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瓦斯災害技術與管理綜合智能平臺的整體構建、研究,組織完成重點區域瓦斯參數全覆蓋檢測技術及裝備研發,綜合預警管理分析數據庫及預警研究,完成綜合智能管理分析平臺軟件設計、試驗完善、現場應用;參與重慶地區瓦斯地質賦存狀況規律數據庫構建、數據庫設計、瓦斯賦存分析模型構建,對突出數據提出相關計算;參與了項目保護層首采煤層確定研究,直接提出了對嚴重突出礦井的采掘合理化部署模型及指標、體系(企業標準),分析了保護層開采的瓦斯治理模式,對項目的創新點1和創新點3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談國文:第7完成人,副研究員,工作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單位: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負責瓦斯地質信息數據庫及瓦斯地質動態分析平臺構件、礦井通風系統開發及三維展示技術、瓦斯災害技術與管理綜合智能平臺的研究、建設和現場資料收集、試驗,研究提出了防突動態管理與分析方法及系統,就突出預測管理開發了區域突出風險預警查詢分析平臺(2018SR1057890),對項目的創新點3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王選琳:第8完成人,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了項目方案制定、現場實施,協調了項目總體實施,對項目成果總結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參與了項目壓裂技術、裝備及壓裂效果檢測技術的研究,對項目壓裂范圍檢測提出思路;對項目用于煤礦近水平壓裂鉆孔的帶壓封孔裝置研發提出了主要構思,提出了鉆孔封孔質量評價檢測技術及評價準則;主要參與了松軟突出煤層井下護孔技術研究,完成了現場鉆孔固孔、護孔現場工業試驗,參與研發了煤層鉆孔修復裝備;對項目創新點2做出了實質性貢獻,投入項目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王 凱:第9完成人,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參與了項目現場實施、水力化增產增透技術研究與相關設備開發,開展了大流量雙泵并聯的相關研究,針對煤礦井下的壓裂技術,研究提出了煤礦井下水力加砂壓裂系統,提高了煤礦井下水力壓裂效果,對項目的創新點2做出了重要貢獻,投入項目研究的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王文春:第10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項目現場實施協調,對瓦斯增透抽采項目工業化試驗做出了主要貢獻,研究了重慶礦區的瓦斯地質規律,對項目創新點2做出了實質性貢獻,投入項目研究工作量占個人工作總量的60%。 重慶市南岸區科學技術局 提名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內容 一、項目名稱 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圍巖控制與智能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 二、提名單位與提名等級 提名單位: 重慶市南岸區科學技術局 提名等級: 提名該項目申報2021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三、項目簡介 智能開采是實現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近水平緩傾斜煤層的智能開采已取得重要進展。但受制于煤層傾角效應制約急傾斜煤層開采難度大,機械化水平低、智能開采尚處空白。目前,該類煤層開采仍傳統的非機械化采煤方法為主,安全隱患多,勞動強度大、產能產效低,亟需從理論、技術、裝備體系整體突破,最終實現自動化智能化。項目圍繞急傾斜煤層長壁開采的巖層控制理論、關鍵技術裝備及自動化控制三個方面展開研究攻關,形成以下創新成果: (1)基于相似材料模擬實驗、數值分析、理論分析的綜合研究手段,揭示了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非對稱采動應力路徑控制作用下的頂板變形破斷規律,覆巖巖體結構形成與變異機制、區段煤柱失穩破壞機制。為該類煤層的礦山壓力預測控制、“支架-圍巖”系統穩定性控制、合理煤柱留設與端頭支護提供了理論指導依據。 創新了以“雙向割煤,順序移架,整體推溜”為核心特征的急傾斜煤層長壁偽俯斜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诓蓤鰟討B、多維、多目標“支架-圍巖”交互作用關系,發明了工作面非線性布置技術、端面片幫冒頂控制技術、設備限位控制及再穩定技術、飛矸沖擊防控技術。保障了工作面的正?;夭膳c人員設備安全。 研制了以“大牽引力、滾筒內嵌、過失制動、自動卷攬”為特點的自移式交流變頻電牽引采煤機;以“輕質高強材料整體鑄造、溜槽端-中部導向鏈接”為特點的煤炭自溜運輸裝置;以“頂梁底座異形設計、斜拉油缸防倒防竄、上窄下寬防扭防擺”為特點的新型掩護式液壓支架。為采煤全過程提供了針對性強、適用性好、可靠性高的成套技術裝備保障。 緊跟“自動化減人”的煤炭開采技術前沿,研發了急傾斜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采煤工作面電液自動控制系統。該系統解決了工作面高段供液難題,兼容了了zigbee無線組網技術和順槽集控中心遠程監控技術,實現了綜采工作面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與數字化監測。 該項目在重慶能源集團所屬逢春煤礦應用,單產和工效提高3倍以上;近年來已在重慶、四川、貴州、新疆等省區急傾斜煤層開采條件礦井推廣應用。項目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制定地方性煤炭開采技術標準1項,專著1項。 四、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 知識產權類別 知識產權具體名稱 授權號 權利人 有效 狀態 發明 專利 急傾俯偽斜導向輸送機 ZL201611067446.1 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有效 實用 新型 一種用于急傾斜回采工作面的液壓支架 ZL201921014997.0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有效 實用 新型 采煤機主體結構 ZL202022173288.6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分叉合并煤層綜采連續推進開采的方法 ZL201010530699.4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工作面巷道支護鋼梁安裝和回撤的方法 ZL201310072555.2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薄煤層煤巖界面識別及滾筒自動調高的方法 ZL201310121939.9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大采高綜采場頂板分類與支護阻力確定方法 ZL201310121703.5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急傾斜綜采工作面采空區矸石充填帶寬度的確定方法 ZL201310042460.6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急傾斜區段煤柱巷旁充填 ZL201310091619.3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發明 專利 一種三軟煤層仰、俯采工作面支架防插底方法 ZL201710383847.6 中國礦業大學 有效 地方 標準 急傾斜薄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規范 DB50/T 895-2018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 有效 專著 薄及中厚急傾斜煤層長壁綜采覆巖運動規律與控制機理研究 ISBN 978-7-56-463142-0 屠洪盛個人 排名第一 主要完成單位及創新推廣貢獻 主要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礦業大學、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完成,各單位對本項目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的貢獻如下: 1、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該成果第一完成單位 根據集團所處礦區急傾斜、薄煤層、高瓦斯等極難開采的煤炭資源條件,從2010年開始,自主立項完成了“急傾斜薄煤層機械化開采技術研究”、“緩傾斜薄煤層工作面無人綜采技術研究”、“極薄煤層綜采無人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配套研究”、“急傾斜薄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研究及應用”等科技創新項目的論證、核心技術研究、裝備研制、測試檢驗和工業性試驗等工作,提供了資金、人員和組織管理服務等科研條件,對項目的實施和完成、形成“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圍巖控制與智能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創新成果起到了領導性、決策性作用。 2、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該成果第二完成單位 負責集團全部煤炭開采科技創新研究項目管理,承擔急傾斜薄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工藝研究工作,組織了急傾斜薄煤層采煤機、液壓支架、多功能導向裝置和自動化控制系統等核心裝備的設計、制造、檢驗、煤安標志申領等工作,組織了“急傾斜煤層長壁采場圍巖控制與智能高效開采關鍵技術及裝備 ”項目技術論證、開采工藝設計、關鍵裝備研制等工作。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機械裝備及工藝研究院科研人員對綜采裝備對45o~85o急傾斜工作面的適應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研究以及關鍵結構設計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3、中國礦業大學為該成果第三完成單位 利用礦山壓力和巖石力學等理論,揭示急傾斜煤層工作面圍巖受力-變形-破斷-失穩規律和礦壓顯現特征,研究了急傾斜工作面支架支護阻力、側護阻力、推移拉力等計算方法,給出了急傾斜工作面區段煤柱的合理留設方法,為采煤工藝設計、綜采裝備研制、工作面裝備選型、設備防滑防倒等提供了理論依據。 4、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為該成果第四完成單位 參加項目整體設計,在研究分析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俯偽斜開采工藝的基礎上,研制了急傾斜煤層大功率大牽引力電牽引采煤機、多功能導向輸煤裝置,解決了50o以上急傾斜綜采工作面采煤機上行開采、急傾斜綜采工作面煤炭輸送和工作面設備整體聯接和導向移設等技術難題。 5、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該成果第五完成單位 參加項目整體設計,在研究分析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礦壓特點和俯偽斜開采工藝的基礎上,研制了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特殊型液壓支架,解決了支架傾倒、側翻、跑矸和漏矸等技術難題;開展了關鍵結構件焊接工藝、質量檢測、性能試驗等工作,保障了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頂板支護和設備、人員安全。 6、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為該成果第六完成單位 針對所屬礦井多為傾斜煤炭資源的開采條件,長期與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合作,開展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綜合機械化開采的采煤方法、開采工藝、開采技術和裝備、安全生產方面的研究與生產應用工作。主要領導和技術人員先后完成了“急傾斜薄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開采技術研究及應用”、“緩傾斜薄煤層工作面無人綜采技術研究”、“急傾斜智能化液壓支架研制與應用示范”、“急傾斜薄煤層采煤機研制”等項目研究和生產應用等工作,參加了技術方案論證、裝備設計審查,提出了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雙向采煤、整體推溜移架”的開采工藝和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成果完成了項目的工業性試驗工作。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及創新貢獻 李文樹:第1完成人,教授級高工,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總體設計,研究分析了急傾斜薄煤層俯偽斜長壁開采的礦壓顯現規律,提出急傾斜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開采方法,研究提出了急傾斜煤層俯偽斜綜合機械化開采和自動化控制技術方案,組織關鍵技術研發、核心裝備研制工作,組織編寫項目技術研究報告。 張曉波:第2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研究提出了急傾斜煤層俯偽斜綜采工藝,提出了綜采工作面設備穩定性和人員安全性管控技術思路,負責工作面采煤機、液壓支架、推移導向連接裝置總體配套設計。 屠洪盛:第3完成人,副教授,工作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完成單位:中國礦業大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負責研究急傾斜工作面煤巖體的受力變形和失穩特征,設計工作面礦壓監測方案并分析礦壓顯現規律,給出區段煤柱的合理尺寸留設方法和裝備設計選型的理論依據。 楚開萬:第4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提出了俯偽斜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防滑、防倒結構和導向裝置連接方法,參加和組織大功率急傾斜煤層采煤機、推移導向連接裝置設計和制造。 毛 迅:第5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參與項目技術方案和急傾斜綜采工作面設備配套設計,參加了綜采核心裝備研究、項目的推廣應用。 王小岑:第6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參與項目總體技術方案論證和設計,提出了采煤機電纜自動同步收放技術方案,負責項目計劃管理和協調,參加了裝備測試,負責工業性試驗中安全生產責任。 唐 劍:第7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參加并完成采煤機、液壓支架、推移導向連接裝置、電纜同步導向裝置設計,負責設計圖的技術審定。 劉向東:第8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哈爾濱博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參加了急傾斜綜采工作面設備配套設計,參加和組織大功率急傾斜煤層采煤機、推移導向連接裝置設計和制造。 馮 坤:第9完成人,高級工程師,工作單位: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單位: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項目的主要研究骨干,參加了急傾斜綜采工作面設備配套設計,參加和組織急傾斜俯偽煤層綜采工作面特殊型(不對稱布置)、防下滑、防傾倒、防飛矸液壓支架設計與制造。
重慶市煤炭工業管理局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發明專利證書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
合作單位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