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
CHONGQING ENERGY GROUP TECHNOLOGY CO.
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科技公司兩個獎項
9月22日,科技公司在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被授予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科技公司副總工程師、瓦斯研究院院長周東平,機械裝備與工藝研究院副院長陳朝鮮作為第一完成人參加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公司獲市科學技術獎二項,科技公司的“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被授予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化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被授予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會上,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為兩位2019年度重慶市科技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重慶大學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緒紅,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頒發證書。隨后,市領導和科技突出貢獻獎獲獎者一起,為2019年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自然科學一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國際科技合作獎、企業技術創新獎的獲獎者代表頒發證書。(文/朱曉妍 圖/王選琳 陳均浩)
公司研發成果入選全國煤礦安全生產裝備推廣目錄
3月19日收悉,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發布了《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目錄(第四批)》,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果《煤礦井下水力壓裂控制技術與裝備》獲選,是重慶市煤炭行業唯一一家入選目錄的項目。 針對煤礦井下瓦斯治理鉆孔數量多、瓦斯抽采效率低、抽采達標時間長等問題,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借鑒油氣增產思路,深入研究了水力壓裂的造縫機理和技術裝備,調研了壓后瓦斯抽采關鍵技術裝備,研制了適用于我國西南地區煤礦井下控制水力壓裂及壓后抽采的關鍵裝備,建成可實現水力壓裂泵組數據監控及遠程智能精細化控制系統,實現了施工壓力在 16~78MPa、施工流量在 12~70.5m3 /h 范圍內的 5 級精細化控制,形成了復雜地質條件煤礦井下控制壓裂強化增透關鍵技術及裝備體系。 煤礦井下水力壓裂控制技術與裝備在集團 11 個突出礦井及四川、貴州、山西等地區煤礦推廣應用,煤層瓦斯抽采效果明顯,瓦斯治理效果顯著;有效解決了煤與瓦斯突出、瓦斯抽采效率低、達標時間長等問題。 經業內專家審查,獲得“該技術及裝備具有重大創新,總體技術裝備水平和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度評價。 據悉,第四批煤礦安全生產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目錄共有49項。(文/朱曉妍)
科技公司獲得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榮譽
3月19日,據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關于認定2019年度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通知》,能源集團科技公司被認定為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重慶市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認定,是在企業自愿申報基礎上,經主管部門初審推薦、專家評審和經信委黨組會審議,并公示后進行最終認定??萍脊静粩嘟∪夹g創新體系、多次取得顯著科研創新成果,僅去年就新增國家級科研平臺1個,市級科研平臺3 個,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個,獲授權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論文11篇,4個科研項目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順利地通過了專家組認定。全市共52家企業通過市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認定,能源集團科技公司入選名單。 科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大富說,該公司將按照有關要求,進一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業績,充分發揮示范和導向作用,為加快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文/朱曉妍)
科技公司“礦山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獲認定
近日,由重慶能源集團科技公司申報的“礦山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獲市經信委、財政局認定,這標志著科技公司正式躋身于煤礦信息化智能化研究領域。 “礦山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重點實驗室”是經過市經信委和財政局共同組織,歷經初審、專家組審查及現場答辯評分、擇優、公示等環節后獲得認證的。今年全市共評出各類重點實驗室13家 ,這將有助于推動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實施,從而全面提升全市工業信息化、智能化創新能力。 科技公司自2017年以來,已獲得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市級科研平臺4個,科技成果獎10項,專利34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完成了國家、市級、集團各類研發項目30余項。(文/蔣和財)
逢春煤礦急傾斜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順利完工
重慶七八月的氣溫直逼41度,位于渝黔邊界的逢春煤礦,一群熱血年輕人還在高溫中埋頭苦干……9月9日,經過科技公司機械院工程服務隊45天的努力,首個急傾斜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終于順利完工。 急傾斜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傾角達52度,平均煤層厚2.5米,斜長約60米,沿走向推進,工作人員操作難度極大??萍脊緳C械院工程服務隊27名工作人員,從地面調試培訓、設備分解裝運入井、工作面安裝調試,再到最后的試采,歷時45天,成功安裝了1臺采煤機、44架液壓支架、1臺導向裝置、1臺橋式轉載機和1臺自動卷纜機。將工作面推進上巷2米,下巷1.2米,運行完成割煤4刀,整個工作面設備系統運行正常。 據悉,目前全世界急傾斜工作面只有逢春煤礦獲得成功,該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的順利完工,也證實了科技公司機械院安裝工程質量可靠,為礦山開采提供了先進的技術保障。(文/侯光奎 圖/陳朝鮮)
關于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 項目的公示
根據《關于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現將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項目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7日內,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公示內容持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通過書面或電話實名提出。 聯系地址: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162號2幢12樓.郵編:400061; 聯系電話:023-62905102。 附件: 1.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項目名單 2.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公示內容 3.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公示內容 附件1: 重慶市煤炭學會擬提名2019年度 重慶市科學技術獎項目名單 序號 項目名稱 提名單位 提名獎種 備注 1 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重慶煤炭學會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2 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重慶市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附件2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擬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內容 一、項目名稱 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二、提名獎種 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新技術推廣類) 三、提名者及提名意見 提名者:重慶市煤炭學會 提名意見:本項目技術成果能有效解決傳統水力壓裂技術不全面、設備效率低且可靠性差、實施步驟不規范存在安全風險等問題;項目構建形成一套綜合了壓裂安全邊界條件確定方法、現場施工安全確認清單、智能壓裂設計軟件、高精度壓裂影響范圍測定方法、小型化高安全性能壓裂裝備等于一體的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和裝備體系;通過在石壕、紅巖等礦應用測試,礦井壓裂設計效率提升、壓裂過程實現安全可控,無瓦斯超限等事故發生,且礦井瓦斯抽采率、抽采量有顯著提升,表明研究成果對礦井現抽采技術作用顯著,技術和裝備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滿足目前及未來煤礦、地面隧道等領域安全應用水力壓裂技術的需要,為推廣重慶礦區控制水力壓裂安全保障技術和裝備提供可靠保障。 相比國內外同行類似水力壓裂技術和裝備,本項目研究成果在控制壓裂機理契合度、壓裂設計軟件開發、壓裂裝備的可靠程度、壓裂實施規范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技術優越性。 四、項目簡介 本成果屬于采礦業學科。 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對煤礦危害性極大,重慶能投集團自2006年以來逐步發展形成以水力壓裂為主的煤層增透抽采瓦斯技術體系,但在水力壓裂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技術的特殊性高壓水在煤體中釋放能量、產生瓦斯驅趕等,且對壓裂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究應用不足,2016和2017年先后發生了中梁山和紅巖煤礦2起壓裂相關事故,彼時對技術去存提出質疑,影響壓裂技術的推廣及應用。本項成果即解決了上述技術難題,構建適用性強的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裝備體系,對水力壓裂的安全應用和推廣價值極大。 項目重點研究了以下主要內容:(1)水力壓裂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及總結;(2)控制安全水力壓裂理論深化研究;(3)水力壓裂過程能量及壓裂液分布規律研究;(4)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影響范圍監測技術及工藝研究;(5)煤礦井下控制壓裂薄弱部位及安全邊界條件確定研究;(6)水力壓裂安全保障技術和裝備體系構建。 技術創新點,本項成果的創新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基于煤巖體彈塑性破壞理論,確定了壓裂區域安全邊界條件,制定了現場施工安全確認清單,形成了“壓裂條件確認→智能專項設計→方案措施貫徹→現場安全確認→嚴格規范施工→驗收評價改進”六步法為核心的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體系。 (2)基于注入高壓水后鉆孔內應力分布特征及裂隙擴展規律,利用Drucker-Prage準則建立安全壓裂的鉆孔、物理、地質和力學模型,開發具有圍巖數據庫、壓裂效果模擬、安全邊界劃定、壓裂參數設計、工藝參數驗算等功能模塊的水力壓裂智能模擬軟件,形成控制安全水力壓裂機制,可快速確定合理的壓裂設計、施工以及抽采參數。 (3)基于壓裂裂隙不均勻擴展特征,在鉆孔周邊依次劃定有效壓裂范圍和壓裂影響范圍,創新集成微震法、瞬變電磁法和鹽度分析法,提出聯合測定壓裂影響范圍的高效方法及工序,并綜合瓦斯富集帶特征指標確定有效壓裂范圍,該方法測定周期短,誤差小。 本項目包括完成單位自主立項、市科技局專題立項2種方式,由以下4個課題支撐:一是“煤礦井下水力壓裂增透技術應用安全評估研究”項目,為重慶能投自立項目編號2017-56,支撐水力壓裂典型事故分析及現有技術的客觀評價;二是“水力壓裂深化研究”項目,為重慶能投自立項目編號2016-10,支撐本成果壓裂裝備優選、理論研究、實施步驟等內容;三是“水力壓裂作用下煤層氣分布規律及檢測設備研究”項目,為重慶市科技局2014年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編號cstc2014jcyjjq90002,支撐壓裂影響范圍監測技術研究等內容;四是“煤礦井下控制水力壓裂安全邊界條件確定研究”項目,為重慶能投自立項目編號2017-57,支撐壓裂鉆孔薄弱環節和安全邊界條件確定等內容。 項目研究過程中,采用理論研究、數值模擬、軟件開發、裝備研發及優選、試驗驗證等多種手段,形成以下關鍵創新技術:控制安全水力壓裂機制及壓裂主要工藝參數計算公式;鉆探法和物探法聯合測定水力壓裂影響范圍的高效方法及工序;壓裂鉆孔合理封孔深度的確定方法;控制水力壓裂現場安全確認清單;理論計算和數值模擬綜合確定安全邊界條件的方法;水力壓裂實施的“六步法”步驟體系;可進行壓裂效果模擬及安全邊界條件確定的智能軟件;水力壓裂效果的綜合多指標評價方法;小型化、高安全性能的壓裂成套裝備,包含泵組、管匯、遠控操控系統等。 最終,將項目研發的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和裝備體系在應用礦井進行驗證,并在集團內和省外進行了推廣,試驗礦井水力壓裂技術均得到了安全應用,且礦井瓦斯難題得到有效解決,克服了傳統壓裂技術的機理不透徹、范圍監測技術不成熟精度低、無有效水力壓裂安全評估方法、壓裂裝備安全性較差和性能不高以及無系統的安全保障體系等不足,本項成果的研究成功,將更進一步促進水力壓裂的精準運用和安全應用,提高礦井瓦斯治理效率,有利于煤礦安全、節能、環保、高效發展。 五、客觀評價 1、科技查新查新 根據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2019年8月2日對本項目進行查新(報告編號J20195001224901004),綜合分析檢索到的相關文獻,并與委托項目的查新點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有關水力壓裂數值模擬研究,見有文獻提及,但本項目基于注入高壓水后鉆孔內應力分布特征及裂隙擴展規律,利用Drucker-Prage準則建立安全壓裂的鉆孔、物理、地質和力學模型,開發具有圍巖數據庫、壓裂效果模擬、安全邊界劃定、壓裂參數設計、工藝參數驗算等功能模塊的水力壓裂智能模擬軟件,形成控制安全水力壓裂機制,在所檢文獻以及時限范圍內,除本項目外,國內外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2)本項目所述集成微震法、瞬變電磁法和鹽度分析法提出聯合測定壓裂影響范圍的高效方法及工序,并綜合瓦斯富集帶特征指標確定有效壓裂范圍,在所檢文獻以及時限范圍內,除本項目外,國內外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3)本項目基于煤巖體彈塑性破壞理論,確定了壓裂區域安全邊界條件,制定了現場施工安全確認清單,形成了“地質摸底→智能設計→交底培訓→安全確認→跟蹤施工→評價改進”六步法為核心的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體系,在所檢文獻以及時限范圍內,除本項目外,國內外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4)綜合涉及本項目所述技術特點的煤礦井下控制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在所檢文獻以及時限范圍內,除本項目外,國內外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2、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根據重慶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于2019年8月11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南山街道塔寶花園三樓會議室,組織中國工程院王國法院士、重慶大學胡千庭教授、西安科技大學李樹剛教授、湖南科技大學馮濤教授等7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項目成果進行質詢、評價,一致形成主要評價意見如下: (1)提供的資料完整、規范,符合科技成果評價要求; (2)主要成果及創新:開發有多項功能的水力壓裂智能模擬軟件,形成控制安全水力壓裂機制等;提出聯合測定壓裂影響范圍的高效方法及工序等;制定了現場施工安全確認清單,形成六步法壓裂安全保障體系。 (3)成果對石壕、南桐、紅巖等礦應用后,實現瓦斯零超限、零事故,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對行業發展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最終評價專家組認為,該成果總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六、應用情況 本項目研究成果在重慶能投石壕、紅巖煤礦進行了應用,并在南桐、打通一礦、陽泉新元煤業、河南磴槽煤礦進行了推廣應用,2016年到2018年推廣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各實施礦井瓦斯抽采量和抽采率提升明顯、礦井產量也有較大幅度提升,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推廣應用情況良好。 此外,重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礦井中60%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預計每年產生效益將超過數億元;國內煤礦每年按照10~20m深度延伸,都將面臨瓦斯增透抽采的需求,本項目成果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 七、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情況 (1)軟件著作權 該項目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軟著登字第3851106號)。 (2)專利授權及申請 本項目共取得授權發明專利4項(201610511802.8、201610692515.1、201610701721.4、201610511804.7),授權實用新型專利4項(201620910536.1、201620686060.8、201620911152.1、201620686002.5),并申請專利9項。 (3)發表論文 發表論文22篇,其中代表論文8篇。 表1 項目成果代表論文匯總表 序號 名稱 期刊名稱 發表年度 作者 1 基于定向水力壓裂增透的大斷面瓦斯隧道快速揭煤技術 巖石力學 2019.01 李棟、周東平等 2 大斷面瓦斯隧道“五步法”預測揭煤技術應用研究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19.02 李文樹、周東平等 3 “五步法”松軟煤層頂板順層長鉆孔水力壓裂施工應用研究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2018.12 張翠蘭等 4 雙泵并聯水力壓裂技術在新元煤礦中的應用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8.10 余正敖、張翠蘭等 5 采動誘導應力集中對順層鉆孔瓦斯抽采影響的試驗研究 巖土力學 2019.06 彭守建、郭臣業等 6 水力壓裂三維模型研究發展綜述 科技創新導報 2017.08 周俊杰 7 Research o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by Autoassociative Memory Based on RNNs Complexity 2018 Qi Han,Junjie Zhou等 8 Research 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Influence Range of Coal Mine Hydraulic Fr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Wang Kai, Dai Linchao, Zhou Dongping 9 煤礦井下水力壓裂有效范圍監測技術研究 煤炭技術 2018.10 周東平等 (4)編制標準 編制形成重慶市水力壓裂地方標準1項(DB50/T461-2012),行業標準正在報批復審中。 (5)裝備研發 合作研發滿足煤礦井下安全壓裂應用的具有煤礦防爆標志和煤礦安全標志的成套裝備,取得相關資質文件。 八、主要完成單位及創新推廣貢獻 本項目主要完成單位為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無其它完成單位,其對本項目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的貢獻如下: 負責總體方案制定、技術內容分析、可行性研究、技術路線確定、研究內容開展、技術和裝備研發、軟件開發、現場試驗、推廣應用等。針對我國煤礦傳統水力壓裂機理研究不深入、裝備安全性不高、現場實施不規范且存在安全薄弱環節等,公司成立專項研發項目組,通過多種立項和科研渠道,研發了水力壓裂智能設計軟件,具有效果模擬、工藝參數驗算修正、壓裂設計參數優化、安全邊界條件劃定等功能;研發了小型化、高安全性能的壓裂成套裝備,包含泵組、管匯、遠控操控系統等;形成控制壓裂機制、研究形成高精度的壓裂影響范圍聯合測定方法、提出現場安全確認清單,設計和規范水力壓裂的“六步法”技術體系、編制重慶市和行業的水力壓裂標準規范等等,最終構建形成適用煤礦井下的水力壓裂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和裝備體系。技術成果在重慶能投石壕、紅巖、煤礦南桐、打通一礦、陽泉新元煤業、河南磴槽煤礦,各實施礦井瓦斯抽采量和抽采率提升明顯、礦井產量也有較大幅度提升,創造較好的經濟效益。 九、完成人合作關系說明 本項目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勘測設計、技術咨詢、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建有“煤礦瓦斯防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煤礦瓦斯防治重慶市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和市級瓦斯科研平臺,為西部一流國家級瓦斯防治創新平臺,是我國從事松軟突出煤層水力壓裂防治研究時間最早、實力最強、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 項目第一完成人周東平是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瓦斯院的院長,正高級工程師,2013-2014“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18年度煤炭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018年重慶市“三百”科技領軍人才,作為項目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工作的開展。主要完成人周俊杰、蔣和財、范彥陽、張尚斌、王凱、謝飛、劉軍、劉柯、張翠蘭均為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高級技術人員,他們團結合作,保證了項目的順利進行,針對傳統水力壓裂安全保障技術和裝備不足難題,研發了控制安全水力壓裂機制,鉆探和物探聯合測定水力壓裂影響范圍的高效方法,水力壓裂現場安全確認清單,理論計算和數值模擬綜合確定安全邊界條件的方法;水力壓裂實施“六步法”步驟體系,壓裂效果模擬及安全邊界條件確定的智能軟件,小型化、高安全性能的壓裂成套裝備等技術和裝備,是煤礦水力壓裂防治瓦斯技術的重大創新。 在項目研發過程中,完成人均屬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同一單位,同一課題組,完成人共同完成項目,具有共同知識產權。 十、主要完成人情況 第1完成人:周東平,正高級工程師,瓦斯院院長,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研究總體方案、制定技術路線和協調項目順利完成,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8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構建壓裂鉆孔封孔材料承壓力學模型,設計壓裂鉆孔合理封孔深度的確定方法,歸納得到水力壓裂效果的綜合多指標評價方法,集成構建適用水力壓裂的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和裝備體系。 第2完成人:周俊杰,正高級工程師,瓦斯院副院長,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研究內容設計與規劃、壓裂“六步法”體系設計,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6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設計出包含“壓裂條件確認→智能專項設計→方案措施貫徹→現場安全確認→嚴格規范施工→驗收評價改進”六步法。 第3完成人:蔣和財,高級工程師,瓦斯院副院長,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方案制定、研究內容設計,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6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客觀評價水力壓裂的技術和管理不足,編制了重慶市水力壓裂地方標準。 第4完成人:范彥陽,助理研究員,瓦斯院項目運營室副主任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控制安全水力壓裂理論模型構建、編制報告等工作,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9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基于注入高壓水后鉆孔內應力分布特征及裂隙擴展規律,利用Drucker-Prage準則建立安全壓裂的鉆孔、物理、地質和力學模型,并成功進行了運用。 第5完成人:張尚斌,高級工程師,工程中心主任,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設備研發和整體技術推廣實施協調,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7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與有關單位協作,進行壓裂裝備優選,開發并集成小型化、高安全性能的壓裂成套裝備,研發壓裂連續油管作業機,并將成果成功在山西陽泉新元煤業、河南磴槽煤礦進行了推廣。 第6完成人:王凱,工程師,瓦斯院項目運營室副主任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水力壓裂安全邊界條件確定技術研究,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6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提出水力壓裂過程安全防護理論,設計標準圍巖數據庫模板,總結出數值模擬和理論計算確定安全防護距離的方法。 第7完成人:謝飛,工程師,工程中心副主任,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控制壓裂現場實施,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7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與有關單位聯合開發壓裂泵組的遠控操控系統、壓裂專用封孔裝置,設計雙泵并聯壓裂系統,并提出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第8完成人:劉軍,工程師,瓦斯院項目運營室副主任工程師,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控制水力壓裂機理研究、力學模型構建,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6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基于水力壓裂高壓水破壞巖體規律研究,通過8種力學準則分析,優選并理論推導建立水力壓裂的鉆孔周邊圍巖力學模型,推導出最小破壞水壓、注入量和注入壓力等計算公式,為壓裂工藝參數初步設計提供依據。 第9完成人:劉柯,高級工程師,瓦斯院副院長,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物探法和鉆探法測定影響范圍工序設計及實驗,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5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對微震法、瞬變電磁法和鹽度分析法等技術適用性進行分析,設計提出物探法和鉆探法測定影響范圍工序,提高壓裂影響范圍的測定精度。 第10完成人:張翠蘭,高級工程師,瓦斯院副院長,工作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單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項目中負責壓裂智能模擬軟件開發,在該項目研究中投入工作量占本人總工作量的50%。其創造性貢獻主要有:與有關單位協作,開發出具有圍巖數據庫、壓裂效果模擬、安全邊界劃定、壓裂參數設計、工藝參數驗算等功能模塊的水力壓裂智能模擬軟件。 附件3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提名2019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公示內容 一、項目名稱 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化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二、提名獎種 重慶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新技術推廣類) 三、提名者及提名意見 提名者:重慶市煤炭學會 提名意見:本項目針對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化控制技術進行研究,通過有效的控制技術解決了急傾斜煤層防倒防滑、飛矸漏矸,三軟煤層及時護幫、帶壓移架的技術難題。通過在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逢春煤礦、南桐煤礦應用,急傾斜煤層設備下滑、飛矸漏矸情況得到顯著改善,三軟煤層支護及時,表明研究成果對急傾斜、三軟等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起到了有效的智能化控制,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可靠性,保障了安全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相比國內外同類技術技術,本成果在復雜難采煤層開采中的應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市場推廣價值。 四、項目簡介 本成果針對急傾斜、三軟難采煤層開采難度大,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安全威脅大的特點進行了研究。重點以重慶及西南片區急傾斜、三軟難采煤層采煤工藝落后,未能實現機械化、智能化開采的現狀為背景。為響應國家及省市相關文件要求,提高難采煤層的生產效率、改善生產環境、實現無人或少人工作面自動化、智能化綜采。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于2010年起聯合原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現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針對難采煤層機械化、智能化開采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進行攻關,最終成功研制出適用于難采煤層綜合機械化開采的智能化控制技術,并重點解決了工作面三機配套的自動化控制、三機聯動等技術難題,并最終在渝新能源公司逢春煤礦急傾斜煤層、南桐煤礦三軟兩大難采煤層實現了難采煤層的綜合機械化、智能化開采。其主要的技術創新點如下: 1.急傾斜煤層防下滑技術 電液控制系統在端頭支架側護和底調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在側護上安裝行程傳感器,實時采集傳感器數據,將傳感器的數據融入控制,形成閉環。使支架在拉端頭架的過程中既保持拉架順暢,又保證端頭支架不下滑,固定好端頭支架。固定好端頭支架后,以端頭支架作為基準點,通過側護傳感器控制支架中心距,通過底調、側護、調架梁、溜子防滑控制設備整體防下滑和調架。 2.三軟煤層,頂板和煤層都比較軟,因此拉架時,需執行帶壓移架,帶壓移架包含護幫帶壓移架、側護帶壓移架、頂板帶壓移架。 側護帶壓:在拉架前,使側護瀉壓,在拉架過程中,監測側護的壓力,當側護壓力超高某一值時,則再次使側護瀉壓,如果側護壓力低于某一值時,則點動伸側護,使側護與相鄰支架緊貼。 護幫帶壓:拉架過程中,實時監測護幫壓力、伸縮梁壓力及行程傳感器,通過控制推移油缸和伸縮梁油缸,結合護幫壓力、伸縮梁壓力以及推移行程傳感器、伸縮梁行程傳感器,使護幫在拉架過程中使護幫津貼煤壁,從而達到護幫帶壓移架。 頂板帶壓移架:拉架過程中,實時監測支架頂板的壓力和平衡油缸有桿腔和無桿腔的壓力,控制立柱和平衡油缸,使立柱壓力在某一值之間,平衡壓力小于某一值,使支架頂板帶壓移架。 3.支架中心距管理 在支架上增設頂側護、掩側護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支架側護伸收的狀態。支架下井之前標定并存儲支架側護的基準值,下井時側護安裝標定參數使支架中心距保持在允許范圍之內。 4.支架姿態管理 增設前立柱壓力、后立柱壓力(平衡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掌握支架頂板接頂狀態,保證支架支護狀態。根據立柱壓力與推移行程的變化“帶壓移架”,解決頂板破碎、頂板軟的地址條件缺陷。 5.多功能多油缸聯鎖動作 根據煤層地質條件增設支架管理需要的功能(即油缸),本架支架動作時,左右支架相應的動作聯合運行,保障支架拉架過程中不溜架,同時還可以利用左右支架相應動作使本支架上移或者下滑達到支架排架管理的目的。 五、客觀評價 根據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2019年7月26日對本項目進行查新(報告編號J20195001224982021),綜合分析檢索到的相關文獻,并與委托項目的查新點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綜合分析檢索到的相關文獻,并與委托項目的查新點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液壓支架中心距與寬度的確定方法,已見文獻報道;本項目所述在支架上增設頂側護、掩側護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支架側護伸收的狀態;支架下井之前標定并存儲支架側護的基準值,下井時側護安裝標定參數使支架中心距保持在允許范圍之內的液壓支架中心距的控制方式,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 (2)液壓支架姿態控制系統,已見文獻報道;本項目所述增設前立柱壓力、后立柱壓力(平衡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掌握支架頂板接頂狀態,根據立柱壓力與推移行程的變化“帶壓移架”的液壓支架姿態的管理方式,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 (3)關于多個油缸同步動作的實用方法,已見文獻報道;本項目所述根據煤層地質條件增設支架管理需要的功能(即油缸),本架支架動作時,左右支架相應的動作聯合運行的多功能多油缸連26鎖動作,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 (4)壓移架整體頂梁組合懸移液壓支架及帶壓移架的方法,已見文獻報道;本項目所述三軟煤層,頂板和煤層執行帶壓移架,帶壓移架包含護幫帶壓移架、側護帶壓移架、頂板帶壓移架的液壓支架的移架方式,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 綜合涉及本項目技術特點液壓支架中心距的控制方式,液壓支架姿態的管理方式,多功能多油缸連鎖動作,液壓支架的移架方式的難采煤層智能化電液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應用示范,在所檢時間及范圍內,國內外未見文獻報道。 2、科學技術成果評價 2019年8月11日,重慶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組織專家對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完成單位匯報,審閱了相關資料,通過質詢和討論,形成意見如下: 一、提供的資料完整、規范,符合科技成果評價要求。 二、主要成果和創新如下: 1.針對急傾斜煤層特點,通過推移缸上安裝雙向鎖,傳感器控制活塞桿的距離,有效的解決了溜子下滑、飛矸漏矸的技術難題;通過增設前立柱壓力、后立柱壓力(平衡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掌握支架頂板接頂狀態。根據立柱壓力與推移行程的變化“帶壓移架”,解決頂板破碎、頂板軟的地質條件缺陷的技術難題;在支架上增設頂側護、掩側護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支架側護伸收的狀態。支架下井之前標定并存儲支架側護的基準值,下井時側護安裝標定參數使支架中心距保持在允許范圍之內。 2.針對三軟煤層的特點,需及時護幫的支護方式,采用編碼器對采機進行了精準定位;針對三軟煤層護頂、護幫、護底的技術難題,通過監測側護、護幫、伸縮梁、支架頂板、平衡油缸的壓力的變化,有效的實施帶壓移架,解決支護問題。 三、成果在重慶能投渝新能源逢春煤礦、南桐煤礦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并與貴州、四川等省市多個礦井簽訂了合作協議,推廣應用前景較好。 綜上所述,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在復雜難采煤層開采中的應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六、應用情況 本技術成果為難采煤層實現機械化、智能化開采提供了可能性,本技術成果取得了多項關鍵技術的突破,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能夠有效的解決急傾斜、三軟煤層開采難度大,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安全威脅大的開采難題。對難采煤層實現少人或無人工作面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本技術成果已在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逢春煤礦、南桐煤礦成功實施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推廣應用前景。目前市場推廣應用如下: 1.已與山東能源集團綠塘煤礦簽訂意向合作協議,目前已通過可行性論證。 2.與四川省達州建設煤礦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急傾斜煤層綜采技術方案已通過,預計2019年底投入生產; 3.完成了渝新能源東林煤礦急傾斜煤層智能化綜采可研及技術方案的論證,預計2019年投入生產; 4.與貴州耀輝礦業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并共同爭取獲得了貴州省急傾斜煤層機械化開采重專項立項,該公司萬順煤礦急傾斜中厚煤層自動化綜采預計2019年底投產,并建成貴州省首個急傾斜中厚煤層自動化綜采示范基地。項目成功實施,可在貴州省同類型急傾斜煤層全面推廣,市場空間巨大; 5.完成了達州中際集團下屬3個礦井急傾斜煤層自動化綜采的可行性論證,目前就具體實施事宜進行洽談; 6.與貴州盤縣、六枝特區、遵義播州區等政府部門就急傾斜煤層開采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此同時,對其下屬多個礦井進行了現場勘查,與多個礦井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7.與越南煤炭工業集團簽訂意向合作協議,針對越煤集團難采煤層已進行了考察。 8.與江西樂礦集團沿溝煤礦簽訂了合作協議,目前已通過技術方案論證。 七、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情況 該項目已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9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4項,發明專利5項。共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9項,其中實用新型專利14項,發明專利5項。 知識產權類別 知識產權具體名稱 國家(地區) 授權號 授權日期 證書編號 權利人 實用新型 礦用無動力清水反沖洗過濾器 中國 ZL201620988275.5 2016.8.30 6404163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實用新型 一種急傾斜煤層綜采工作面控制系統 中國 ZL201621345136.7 2017.6.9 6205049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發明專利 液控三通球閥 中國 ZL201310659256.9 2015.10.14 1817079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插撥式可旋轉電纜鎧裝連接頭 中國 ZL200720188044.7 2018.9.3 1092470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電磁線圈驅動裝置 中國 ZL201020649441.1 2011.6.29 1842077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防爆電源 中國 ZL200730136378.5 2008.11.19 851487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行程傳感器 中國 ZL200920126771.X 2010.1.6 1333816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控制面板防護蓋 中國 ZL200720188618.0 2008.10.15 1114471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控制器輸入保護裝置 中國 ZL200720188619.5 2008.10.15 1114467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礦用防護開關 中國 ZL200720188045.1 2008.9.17 1098231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礦用控制器上層程序升級裝置 中國 ZL201020649445.X 2011.6.29 1843900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液控高壓反沖洗過濾器 中國 ZL201320802902.8 2014.5.14 3567746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液壓支架電控系統 中國 ZL201010580275.9 2013.10.16 1286687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液壓支架電液控制系統 中國 ZL201320798125.4 2014.8.13 3745664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一種閥體的斜流道 中國 ZL200820062783.6 2009.3.4 1183893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一種高低壓自動反沖洗過濾站 中國 ZL201510404066.1 2017.9.19 2630642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一種隔爆兼本安電源裝置 中國 ZL200810237280.2 2012.5.2 941199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一種煤礦礦壓分析系統 中國 ZL201510796592.7 2018.1.9 2772073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實用新型 一種現場總線隔離傳輸裝置 中國 ZL200820099418.2 2009.4.15 1204020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八、主要完成單位及創新推廣貢獻 序號 主要完成單位 創新推廣貢獻 1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公司 負責整體理論方案制定、理論研究 2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產品研發、專利開發 3 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 應用現場協調 九、完成人合作關系說明 本項目于2010年起開始研究與應用,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原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現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針對渝新能源公司逢春煤礦急傾斜煤層、南桐煤礦三軟兩大煤層的機械化、智能化開采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進行攻關,最終成功研制出適用于急傾斜、三軟難采煤層智能化電液控制系統,并重點解決了工作面三機配套的自動化控制、三機聯動等技術難題,最終在渝新能源公司逢春煤礦急傾斜煤層、南桐煤礦三軟兩大煤層實現了難采煤層的綜合機械自動化開采。 十、主要完成人情況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陳朝鮮 性別 男 排名 1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1021219820427 3573 出生日期 1982.04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副院長 高級工程師 大專 項目負責人、統籌項目實施、項目推廣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江明永 性別 男 排名 2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1072219760411469X 出生日期 1976.4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副總 工程師 本科 電液控制系統設備研制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許剛 性別 男 排名 3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1023119711022 031X 出生日期 1971.10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 主任 高級工程師 本科 實施主體、技術研究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古世富 性別 男 排名 4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1021619640614 1233 出生日期 1964.6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重慶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 主任 高級工程師 本科 實施主體、技術研究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陳均浩 性別 男 排名 5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0022219940910 8112 出生日期 1994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科員 技術員 大專 技術研究、項目推廣、報告撰寫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毛迅 性別 男 排名 6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51382219850924 179X 出生日期 1985.09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重慶市能源投資集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副主任 工程師 本科 技術研究、項目推廣 主要完成人情況 姓名 陳勇 性別 男 排名 7 身份證號(軍官證號) 32011319660427 4811 出生日期 1966.4 民族 漢 工作單位 職務 技術職稱 文化程度 對本項目貢獻 四川航天電液控制有限公司 副部長 工程師 研究生 電液控制系統設備研制
郴州市政府人員考察科技公司急傾斜綜采技術
6月12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區副區長曹行平帶隊,該區政府辦公室、區應急管理局、南方石墨有限公司、魯塘鎮等相關人員10余人,來到科技公司進行考察調研。 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昌文等相關人員參加了調研會,與來訪人員就煤礦標準化建設、機械化和自動化開采等技術工藝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副區長曹行平表示,科技公司煤礦標準化建設、機械化和自動化開采取得的成績和經驗值得他們轄區內的礦業公司學習和借鑒,并邀請科技公司到郴州市北湖區對礦產開采工藝技術進行指導和交流。 據了解,考察組還同時考察了渝新松藻煤礦、逢春煤礦薄煤層、大傾角煤層機械化開采技術。(文圖/楊林)
天城壩隧道揭煤項目正式開工
1月7日,科技公司項目部正式進場施工首層煤超前水平探測鉆孔,確切掌握瓦斯及地質賦存情況,為安全揭煤提供基礎資料。此隧道作為中建四局下屬公司第一條瓦斯隧道,通過分層揭煤順利實現貫通將填補該公司這一歷史空白。 2018年9月,公司與中建四局下屬公司正式簽訂正安高速天城壩隧道揭煤技術服務合同。合同正式簽訂后,科技公司項目部抓緊時間籌備揭煤前期準備工作,對中建四局下屬公司施工人員進行瓦斯隧道安全知識培訓,協助建立確?,F場安全施工的六大系統。去年年末,隧道左線已開挖至首層煤20m最小法向距離,正式進入含煤地段,前期準備工作已完成。 該項目作為公司歷年來承接外部瓦斯治理的最大項目,項目部將力爭在預定的合同時間范圍內,高質高量完成該項工程,為合作雙方提交一份滿意的答卷。(文圖/陳毅)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博士后工作站
合作單位
友情鏈接